园区聚焦 | “AI”迎新机遇,北京将进一步推动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月26日

引言: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一年。这一年,ChatGPT不断迭代,国产大模型加速涌现,“百模大战”如火如荼,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借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东风,中国制造向“智造”大踏步迈进,日益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2024年火热开局,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发展需求之下,北京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支持企业采用数字化赋能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资源、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翻开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利好政策不断释放 智能制造发挥“北京优势”

智能制造产业属于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之一,是北京市重点培育发展的“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北京市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十三五以来

北京市相继出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发展。

2023年9月

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在未来制造领域,将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

2024年1月

北京市经信局、财政局联合印发《2024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提出,在智能制造领域贯彻落实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支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和关键技术产品攻关突破,加快推进百项场景百项产品应用落地。

2024年北京市两会期间

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北京市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支持企业采用数字化赋能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明确表示,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在北京有制造业环节的制造企业,都能够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

X4QS){K}ZU@HP%ODV5Q0~UU.png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则为智能制造产业指明发展方向。北京市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码智能制造产业布局。


AI应用逐步落地 树立“海淀智造”新名片

近几年,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拥有一批掌握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的优秀企业,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海淀区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拥有一批顶尖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人工智能学者总数超过3000人次,集聚了包括百度、旷视在内等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截至2023年7月,海淀区培育出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1家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并加快建设新一代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共性技术平台。

K2}}[08L9(2)FKK[NW`3}LR.png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海淀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发展智能制造战略要求,有效整合产业政策、载体、平台、资本等要素,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产业深度融合,在自动驾驶、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各垂直领域示范应用,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夯实智能制造基础。

Z$}3C%H)6939PYH9N}T0C)4.png

百度Apollo一键下单,即可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旷视12厘米智能托盘四向车就能扛1.5吨重货;云知声智能门诊病历有效提升病历撰写效率与质量......在海淀,智能制造企业不断用新产业、新技术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深刻改变着大众的生产生活。


着力升级创新生态 探索智造人才“北京样板”

海淀区智能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和完善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在加强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海淀区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用好区域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海淀区不断优化升级创新生态,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为企业精准提供空间、培训、投资等优质服务。同时在企业上市、科技成长基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为企业提供服务。

WL{ZBD4TJ~{1FK9PL19@@RW.png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海淀区实现人才与产业同向共兴,打造了一套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紧缺急需人才,海淀区强化靶向施策引才聚才,由“等待式引才”向“提前主动揽才”转变。

聚焦大信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海淀区鼓励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和前沿企业持续增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园区分站或创新实践基地。截至2023年11月,海淀区已设立3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4家园区分站和7家创新实践基地,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下一步,海淀区将充分发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作用,不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方向,持续提升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勾画智造行业的崭新蓝图。